他们会指出,中国拥有相当多的储蓄资金,其规模相当于GDP的53%,而且还拥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问题不应仅仅从数据质量上去找。第二,要改变低利率所形成的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提高的局面。
如果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不断地减少农业人口,将剩下的农民变成农场主。看明白上述道理,就知道,接下来的问题是,当人口更多地进入城市,并且向大城市集中,未来控制收入差距的挑战将主要来自城市内部。特别是,即使数据存在普遍的低估,其变化趋势仍然包含有价值的信息。有种观点认为,只要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时劳动收入占比会再次上升。与此同时,中国的生产成本却在提高,农民工做得了工作岗位在向其他国家流失,而另一些升级了的企业所创造的岗位却未必是农民工做得了的。
如果说二、三产业主要是在城市里生产的,那相当于大约一半的人口大约生产了90%的GDP,城乡差距怎么会不大呢?地区间差距也是一个道理,数据显示,经济活动越来越向沿海地区和区域性的中心城市集聚,这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由腐败和灰色收入导致的收入差距缺乏数据,但从感受上来说也问题严重。为了提高节能效果,许多地方增加了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环保公交车、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路灯等节能设施,导致成本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业的惟一出路就是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对那些市场需求较大、自身竞争力较强的行业来说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而对那些市场需求有限、自身竞争力较弱的行业来说,则是生死存亡的考验。企业涉税种类多,税负重。摘要: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许多高消耗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现有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受多重因素影响,2011年4、5月份局部地区电煤市场出现偏紧现象,2011年7、8月份市场价格高位回落,自2011年9月份开始煤炭市场再次呈现市场资源偏紧、价格上升趋势,之后维持高位稳定状态。
从交易成本来开,我国物流成本、税费成本、知识产权保护和购买成本以及其他无形成本也不断增加。四是有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全国产业升级项目数据库,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为了解决资源节约问题,使用洁净煤、天然气替代燃料油,也助推成本增加。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积极应对上述挑战:其一,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开拓蓝海。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47.0%。首先,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和2010年实施的 《社会保险法》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在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交易成本较高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广大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员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有调查数据显示,60%的债务人是有意拖欠货款,信用风险成为企业面临的仅次于投资风险的第二大经营风险。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数据显示,除2002年和2009年外,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2001~2010年间每年都较上年同期增加。
最后,现有的发展模式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目前,中小企业赢利主要靠三个基本途径:一是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为了完成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任务,一方面通过防护林工程、生物固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牧等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对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保护等生态系统进行维护,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再次,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国际竞争压力。
(本文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来源:《电气中国》 进入 李佐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高成本时代 。这些成本的全面上升将大大挤压企业的赢利空间,那些对成本上升敏感的企业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验。2001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834元房地产业成为其产业链条从业者谋取暴利工具,而作为住房商品的终端消费者成为被盘剥对象,成为刀殂上的鱼肉。以上这些办法和措施的采行,将有效地使房地产业的发展回归理性正常轨道,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存在于经济系统中的问题逐步地全面解决。进入专题: 房地产 。
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银行、影子银行、高利放贷者、腐败官员、垄断央企、炒房客、房屋投资商,成了分享这一盛宴的食客,成了狮豹狼群,成了鹰隼秃鹫。房地产问题需要综合系统解决,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由政府提供廉价和廉租住房,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国有和央企主动把房价降至合理的空间以内。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配比例做重新调整,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发展房地产业,使没有房子的居民住上房子,房子狭窄拥挤的,住上相对宽敞舒适的,随着居民的收入增长,居民的房屋由原来的普通房屋转换升级成更有个性化的高雅的或稍为华美些的房屋,但是,不管怎么说,房屋的根本的原始功能是居住功能,居住条件水平与住房供给始终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开发更是情有独钟,因其来钱快,来钱多,而费力少,面子且好看,所以,全国各地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全面开花,近乎一发而不可收。
今天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目的,似乎不是这样,人们看到的是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严重偏离于其存在的目的和立业初衷。实际上,解决房地产问题有很好的办法,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学者以及社会中间都有很好的建议,问题在于是否愿意去采纳,同时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否存有私心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房地产业就是解决人们居住问题的手段和途径。公开官员的财产,加大反腐力度。
对地方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约束,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参与。正所谓,出来混的早晚要还的,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违反经济的发展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
全面启征房产税,对较长时间不租不售的城镇空置房屋征收罚金。过去十年乃至今日,房地产业热得不能再热,热得发烫。
由此观之,房地产业乃社会百业中之一业,与农业、食品加工业、家电生产企业、服装生产加工业、汽车生产企业在本质上没有差别,所以,将房地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决策有失偏颇。炒房客被套、政府的大量负债、开发商欠债跑路、一些贪官的大量房屋被查出、银行资金的吃紧、影子银行的垮掉以及由高利贷引发的纠纷、产能过剩、经济发展的失衡、房奴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物价不断上涨、房价高企造就的蜗居人群,是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呈现出景象的一部分。
当然,胜地不常,盛宴难再。用恰当的方法阻击房地产中的投机行为,降低房产的投资属性。今天已陆续暴露出盛宴中潜藏的狰狞与毒素,鄂尔多斯、常州、贵州、唐山、营口等地以及沿海其他的一些三线城市,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空置的房屋,消化这些存量需要相当的时日,甚至有些将会遥遥无期,资源的大量浪费已在所难免。有学者和业界人士称,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因为我国的M2的天量余额,货币巨量超发,房地产市场可承担蓄水池的功能,股市低迷以致难当蓄水池大任。
中央政府屡次三番,频繁出台各种政策办法,希图遏制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试图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但始终未能如愿。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
房地产业存在与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人们收入的增长,自然带来房地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说法看似有道理,货币宽松政策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如果货币继续宽松下去,上涨的将不会仅仅是房价,而是物价、资源与资产价格的全面上涨,而后是社会生产成本的全面走高,导致财政收支的全面吃紧,这种局面谁可以承受?谁又能忍受得了呢?房地产市场的功能异化是经济系统运转失常的一种表现,根本地应使房地产市场的功能回归正常,而不应使其功能异化扩大和加剧,或者干脆将错就错。
时下一线城市的房价继续看涨,房价似乎陷入了越调越涨的循环之中最后,建立全国性分行业、分区域的产业升级信息网络,为产业升级相关行业、企业和人员提供信息服务。